7月下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许木启才刚刚闲下来,除了寒暑假,他都要随着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到全国各地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教师和公务员开展科普教育。
许木启说话风趣、幽默,带着浓重的湖北口音,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在我国环保界,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领域,许木启有着较高的声誉。
他早年求学于武汉大学。校园外就是美丽的东湖,“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的湖光山色,曾经激发了许木启的灵感,他开始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但在当时,由于功课繁忙,许木启还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业之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校训,一直滋养着他、推动着他,以水为生,执着向前。
上世纪70年代,许木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作,1997年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中国水环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2年4月27日,许木启站在北京通惠河边,拎着最新的水体监测样品告诉记者:“鳖的出现是让人振奋的一大消息,不算水面上游的野鸭子,现在这条河里已经发现了65种水生物种。”继而,一则《12年治污死水复活通惠河出现高等动植物》的消息,在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刊载。
许木启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北京的通惠河、凉水河等大大小小河流污染严重,逐渐变成“死水河道”。九十年代以后,高碑店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可达100万吨。经过连续12年的水质监测,他在通惠河发现了消失多年的水生高等动植物。许木启说,这是申奥成功后,北京水环境治理的一个重大成果!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正式设立,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进入人们的视野,未来白洋淀将成为雄安新区的核心水系。不过,白洋淀缺水且水质不佳的现状已持续多年。许木启曾对白洋淀水域富营养化逐年加重的成因和趋势予以关注,经过多年考察,他就如何综合治理白洋淀的水体污染,改善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切实可行的宝贵建议。
此外,许木启还系统研究了安徽巢湖,北京北海、中南海和什刹海等湖泊,江西乐安江、福建闽江,北京和天津地区主要河流和水库的水生生物群落变化与水质的关系,及其污染防治途径。首次完成了英国最大淡水湖泊LoughNeagh 湖和德国柏林市重要湖泊Stechlin湖原生动物种类记录和生态学研究,利用PFU新技术监测了这两个湖泊的水质状况并建立了水质发展趋势的预测模型,其研究结果和方法受到英德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人们眼中,水环境科学家应该与绿水青山为伴。实际上,许木启一直是在和臭水臭河打交道。他说,“水质考察是个体力活,不管寒冬酷暑,自己都要穿着厚厚的皮衩,下到污染的河里取样,腥臭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都有了河长、湖长,我国走出了一条科学治水新路,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以北京为例,曾经污染的水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欢奔起来,脏乱的岸绿了起来,河畅、水清、岸绿的美好图景正变为百姓身边的现实。
退休之后,许木启又重新拾起了“诗歌”这一中断多年的爱好。在诗歌创作之余,他还对朗诵产生了兴趣。著名朗诵家殷之光曾经说过,“没有朗读,诗歌就是躺着的文字;经过朗读,诗歌才会站立起来。”许木启认为,诗歌朗诵,实际上是诗歌的新的创作、新的延续,
甚至可以在朗诵中重新审视和加深理解诗歌。
同时,许木启也没放下自己的“老本行”,他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深入机关、学校和社区,向群众宣讲“水”的价值和重要性,呼吁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他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拉近了科学与百姓之间的距离,引得在场观众兴致盎然。
科普演讲团的团标,是一只小蚂蚁在苹果上爬来爬去,无从下口。一只手为它掀开一点苹果皮儿,于是小蚂蚁尝到了苹果的甜头,就钻了进去。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好比科学知识的宝库。科普就像掀开一点苹果皮儿,为“小蚂蚁”们打开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
在许木启看来,科普教育,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是力量”、“科技就在身边”。正如他在《我们不老》诗中所言:
背起科普出发行囊,
世界在我们心中跳跃,
登上科普演讲的讲台,
我们的心与天空试比高!
撒下科学的种子,
播下科学的秧苗,
我们用心血汗水抚育新人啊,
我们收获的是希望的回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604号-4 海淀分局备案110108464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主办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闪联传媒